只谈私隐少谈效用
新冠肺炎的防控,至今为止主要有三大法宝:限制社交距离、检测、追踪。香港最倚赖的是限制社交,一有风吹草动就叫大家少外出用膳、少行街街,因此被讥为一招了。至于检测和追踪,由始至终都做得鬆弛。
为甚么当局对检测和追踪做得鬆呢?官方没有答案,外界猜测是不想惹起质疑,特别是大声夹恶的反对阵营,前者由始至终被人质疑侵犯自由,后者就担心会走漏私隐,故此官员每次推这些政策,重点似乎都放在辩解,不在于宣传检测和追踪的好处。
这次政府推出「安心出行」程式,效果怎么样,最客观可能是做点调查,看看市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再去巡巡各种处所,看看渗透率如何。反正,从官员的解说,翻来覆去就是强调程式不侵犯私隐,有甚么好处呢?不知是报道没有说还是官员没有强调。有搞鬼者就笑言,不装程式就不愁私隐被侵,官员讲来讲去根本都讲不出重点。
指标低低似有似无
听官员说法,「安心出行」程式没有预订下载目标,现在连中小企业做生意,都会讲KPI,政府的大型计画没有下载目标,是真还是假?抑或有其他指标呢?官员又说,「安心出行」一个人下载都有用,这样说,市民会不会觉得既然这样,沐鸣注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呢?如果小学生上堂学习,老师说不用考试测验,不会打分考核,小学生自然可以快快乐乐上学去,然而,政府用公帑的政策,可以这样施政不是求分数吗?
「安心出行」程式改的名字已经有点淡淡然,记录行踪不但是安心出行,更广泛目标是防护大家免受病毒侵害,这个名很易令人想到不用行就不需要下载,这样订目标就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
这种程式推出前曾经因为私隐问题惹起质疑,现在成功推出,是否大功告成呢?严格而言,这个程式是要记录行程,若然参与的处所不足,又或者下载了程式的市民不经常使用,根本效果就不彰,故此官员所说一个人用都有效,是否太过抽空呢?
听完官话满腹疑团
本地的疫情控制,至今其实算不错的,这要多谢市民的防范意识高。港人教育程度高,社会风气文明,有道理的话就算初期不被接受,慢慢都会生效。像全民检测推出,很多怪论乖理浮现,令公众产生疑虑,后来大家慢慢看清检测,现在政府的检测计画,参与的市民就不少。对于一些应该做、需要做的政策,官员含糊其辞,做了但不要求做好,又是否符合中央要求把抗疫放在首要任务的叮嘱呢?这一大堆问题,很多人听完官话后都留下满腹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