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郑月娥早前提到在创新科技、文化创意产业、高等教育及医疗等范畴,港深两地都有合作空间,希望可以「强强联手」,打造下一阶段经济发展,而本港、尤以新界北部之用地,未来规划发展应该如何配合﹖曾任规划署署长、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认为,这涉及产业用地的规划,古洞北、洪水桥和河套区附近,以至现时位于上水的工业区安乐村、均有用地可作配合。但他亦指,本港向来奉行自由市场经济,沐鸣帐号注册政府主力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甚少主导发展产业,「这些具备发展潜力用地,实际上应让哪些产业进驻,须交由市场决定。」
地积比率可获得放宽
凌嘉勤接受《星岛日报》专访时指出,位于上水的安乐村,以面积计算,是全港最大的工业区,现时主要用作货仓,提供多达六千个就业机会,但仍有一些用地可供发展,可算是可供即时应用的产业用地。他说,为了容纳多些发展,以及提供较多职位,该区的高度限制已获得放宽,倘若提出申请,其地积比率亦有机会同时获得放宽。但他亦指,该区发展障碍是前往道路较狭窄,未来如要容纳更多产业,需要改善交通配套。
值得留意的是,规划署近日回覆地区关注现时较为「吊脚」的皇后山,地区社区配套日后是否足够时,也特别提到安乐村和粉岭第四及三十区日后会成为区内主要就业中心,工业区内有部分工业楼宇已获得规划许可,整幢改建为零售、商业、餐饮或社福设施,日后可为皇后山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古洞北预留地作商贸科技园
除了安乐村,于新界北部开拓的新发展区,沐鸣注册日后也设有不同类型的产业用地。凌表示,古洞北已预留约十二公顷用地,规划作商贸科技园,其地积比率只有六倍,日后方便整家高科技公司进驻,「很多科技公由于设有大量设备,不喜欢与其他公司共用一座大楼,倘若密度太高,难以使用整座楼宇,正好古洞北临近塱原湿地,适合作类似低密度发展。」
至于近河套东面,他说也预留一些专作研究和发展的用地,若河套区用地日后不敷应用时,就可开拓有关土地,而洪水桥日后除了设有约十公顷的港口科技园,其他物流设施及港口后勤用地,亦会创造面积六、七十公顷的就业带。但他坦言,新开拓的产业用地,最少十多年后才可供使用,「届时经济是怎样,大家现时也讲不到,所以需要已留有弹性,规划时容让不同用地之间可以互相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