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信心是兒童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欠缺自信不但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更會影響與人之間的相處、溝通。為了提升孩子這一方面,部分父母會為他們報讀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如跳舞、話劇、朗誦等,近年甚至流行KOL、YouTuber班,究竟這些OL、YouTuber課程如何改變孩子?家長又該如何在五花八門的課程裏替小朋友選擇合適的課程?
Advertisement
幼稚園辦YouTube Channel
不單止大人,就連幼稚園學生都可以成為KOL、YouTuber!東華三院轄下的18所幼稚園最近成立了全新的YouTube Channel —— 「東華幼稚園奇趣頻道」(TWGHs Kindergartens Amazing Channel),沐鸣平台已注册入口貫徹多元教育的宗旨,讓學生體驗擔當小小KOL,以小主播及演員身分參與短片拍攝,給予小朋友發揮創意的機會。拍攝過程以輕鬆有趣的互動方式,提升小朋友的社交能力、學習主動性,並進一步釋放他們的潛能。
(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給予書本以外的體驗
東華三院馬陳家歡幼稚園校長勞麗雲表示,參與拍攝其實是提供多一個渠道讓小朋友表達,提升小朋友的自信心。「在拍攝過程中,小朋友有機會接觸不同主題,跳出框框,例如旅遊、環保,給予不同的體驗。而且不只是單純地背對白,也要與人互動,有助改善他們與人的對答,更好掌握節奏,避免語速過快或過慢,同時要跟人有眼神接觸。」東華三院譚錦球伉儷幼稚園談樂芹校長則分享該校小朋友曾拍攝有關巴西亞馬遜森林的影片,當中需要用到綠幕。「這是小朋友第一次接觸綠幕,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新奇的體驗,甚至到了第二次拍攝也會問今次是否有緣幕。」譚校長覺得親身經歷非常重要,透過拍攝能夠加深幼兒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特別先前疫情不能去旅行,我們便用有限資源讓他們認識世界,即使日後有機會去這些地方小朋友也會有基本的認識。」
(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後排左起為談樂芹校長、鄺美詩主任、周思華校長、勞麗雲校長。(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後排左起為談樂芹校長、鄺美詩主任、周思華校長、勞麗雲校長。(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引發討論 延伸學習
東華三院何藍瓊纓幼稚園校長周思華補充:「我們學校先前曾拍攝一條有關髮型師及寵物美容師影片,雖然幼稚園課程也會有教授不同的職業,但拍攝可以擴展幼兒的知識範圍,而且過程中需要他們自行搜集資料,能夠提升小朋友的學習動機。」此外,影片的內容有時也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主動與人討論。「以包餃子為例,小朋友拍攝後會與家人討論怎樣包餃子、怎樣拍攝餃子才是最好看,繼而到YouTube找一些相關影片參考,也可延伸到包餃子給父母(關顧身邊人)、有營食物等話題。」小朋友回家跟父母多了討論話題,回到學校跟校長分享餃子餡中的菜。「可能在課室坐定定都能學到菜的種類,但透過這種方式,小朋友能夠延伸下去,探究不同菜的營養價值,比傳統學習方式更加靈活。」
透過綠幕,小朋友彷如置身羅浮宮、 萬里長城。(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透過綠幕,小朋友彷如置身羅浮宮、 萬里長城。(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東華三院高級教育主任(幼稚園及特殊教育部)鄺美詩指,除了常規的課堂學習外,善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將有利於為下一代提供更具啟發性的教育,幫助小朋友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擴闊視野,適應社交生活,並建立正面積極的價值觀。「透過多元教學,突破傳統教育,以新穎有趣的形式,鼓勵小朋友不斷探索,並從探索過程中發現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周遭事物的好奇心,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態度。」
透過綠幕,小朋友彷如置身羅浮宮、 萬里長城。(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透過綠幕,小朋友彷如置身羅浮宮、 萬里長城。(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因材施教 靈活教學
仁愛堂關鍵意見領袖(KOL)營銷課程導師Kanny曾於小學和中學任教KOL課程,他表示中學的KOL課程偏向生涯規劃,但隨着科技和互聯網的發展,KOL課程亦逐漸在小學普及。「青少年相對成熟,沐鸣平台登陆自我管理較好,可以較多人一班上課;而小學生正值接觸不同事物、學科的階段,因此課程偏排上會有較多互動,以小班教學(約五至十人)為主。」Kanny稱一般會先向小學生解釋何謂KOL,透過有趣的故事、科學實驗,甚至製作手工藝品,先認識不同主題,然後嘗試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來,課程亦不一定在課室裏進行。「與跳舞、戲劇、演講班相比,KOL課程不會有特定的主題、演繹方法,能夠根據小朋友的興趣、年齡、能力設計課程,因材施教。」Kanny提醒家長,平日應多給予機會練習,避免喝罵小朋友。「當小朋友做到一些任務也可獎勵他們,不一定物質,可用語言、肢體動作以示肯定。
小朋友曾拍攝包餃子,更會回家與父母討論相關話題。(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小朋友曾拍攝包餃子,更會回家與父母討論相關話題。(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選課程首要考慮實戰經驗
另一位直播營銷課程導師陳沈沂(Vivi),曾於一場直播創下過百萬生意額的佳績。身為網店創辦人及四孩之母,她直言希望能夠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那在Vivi眼中如何為之一個好的KOL課程?Vivi認為選擇這些課程時能否獲得實戰經驗是關鍵。「單單紙上談兵,不要說小朋友,連大人也未必明白,就像學煮餸,只有我煮,你沒有落手的機會,你很快便會忘記,也不會知道如何控制火候、材料需要切成怎樣的大小形狀。但當你不斷重複去做一件事,便會產生深刻記憶,甚至連食譜也不用再看。」
Kanny表示某些小朋友比較膽小、 內向,不習慣面對鏡頭,說話能力亦 未必很好,導師一開始不會要求他們 拿着咪高峰或直播,反而會先啟發 他們對不同主題內容的興趣,不斷嘗 試、鼓勵、練習。(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Kanny表示某些小朋友比較膽小、 內向,不習慣面對鏡頭,說話能力亦 未必很好,導師一開始不會要求他們 拿着咪高峰或直播,反而會先啟發 他們對不同主題內容的興趣,不斷嘗 試、鼓勵、練習。(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除了讓小朋友親身嘗試,Vivi覺得導師最好也要有實戰經驗。「坊間有些導師可能只是看了別人的片,參考他人的模式便開班授課,但自己可能欠缺經驗,而有經驗的老師則能夠親身示範給小朋友看。」Vivi表示要成為KOL、網紅,甚至做直播帶貨,中間涉及的技巧太多,包括坐姿、表情管理,最好讓小朋友親眼看完導師示範之後再做一次,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從而更好掌握當中的技巧。Vivi舉例:「模擬駕駛與真正在馬路上開車的感覺也差很遠。」
受媽媽影響,Vivi女兒對於直播營銷亦非常有興趣。(受訪者提供)
受媽媽影響,Vivi女兒對於直播營銷亦非常有興趣。(受訪者提供)
4大貼士提升孩子說話能力
拍攝需要一定器材、道具,那會否有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讓家長在家中也可以鼓勵小朋友說話?校長們就給予以下建議:
1. Show and tell,鼓勵小朋友介紹心愛的東西,如玩具,在哪裏買、是甚麼東西、它的玩法等。
2. 從日常生活出發,如晚飯食了甚麼,慢慢累積。
3. 毋須刻意規定小朋友一定要說多久,即使30秒、一分鐘也可以,慢慢累積,從小做起,不要突然期望小朋友能夠滔滔不絕說10分鐘。
4. 親子共同觀看影片,透過YouTube獲得靈感,再一起討論,如影片與天氣有關,可以套用到日常生活,當看到電視的天氣報告,也可以鼓勵小朋友用自己的語言跟父母講述一次明天的天氣怎樣,甚至提醒家人添衣、帶雨傘。
黃太稱兒子以前說話比較急, 但參與拍攝後會懂得注意聲綫、 音量、語速。(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黃太稱兒子以前說話比較急, 但參與拍攝後會懂得注意聲綫、 音量、語速。(圖片來源:《親子王》 / 攝:蔡建新、黃頌偉)
從宣傳單張看端倪
對於坊間五花八門的KOL課程,這次記者便找來其中四個課程的宣傳單張,讓Vivi以直播主及母親的角度作出評價。Vivi說:「不止網紅、KOL,就算做醫生、律師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表達能力。加上大部分行業都需要與人溝通,更要懂得應變,KOL課程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對於本身有語言天份、表現欲的孩子,父母不該埋沒他們的才能,而內向的小朋友更要訓練多點,因此家長不坊為子女報讀有關課程。」
坊間一些課程涉及幕後製作,包裝拍攝剪輯、加入字 幕、器材運用等。「比起KOL課程,我覺得這些課程更似 訓練幕後人員的課程。雖然拍攝剪輯都是KOL應該具備 的能力,但它們忽略了最基本的東西 —— 面對鏡頭。其 實說話時的聲綫、語氣、表情亦非常重要。一個全面的 KOL課程應同時兼備幕前及幕後,先教幕前再教幕後。」
坊間一些課程涉及幕後製作,包裝拍攝剪輯、加入字 幕、器材運用等。「比起KOL課程,我覺得這些課程更似 訓練幕後人員的課程。雖然拍攝剪輯都是KOL應該具備 的能力,但它們忽略了最基本的東西 —— 面對鏡頭。其 實說話時的聲綫、語氣、表情亦非常重要。一個全面的 KOL課程應同時兼備幕前及幕後,先教幕前再教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