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米 13 改造的原型机能塞进 6,000mAh 的电池。
继昨天示范的 300W 快充后,沐鸣登录小米今天又公佈了自己在电池密度上取得的进展。他们“预研”的固态电池技术能在提升安全性和低温放电效能的同时,让能量密度大幅增加。固态电池实现高能量的基础,是将普通电池的电解液全部或部分替换成固态电解质。小米选择了理论上最理想、有著最低电位的金属锂来作为电池负极,它的储电能力是目前主流硅氧材料负极的 2 到 3 倍。而固态电池的无机物隔膜也能防止析锂现象造成的锂枝晶穿透,从而避免电池短路。
根据小米在实验室中的测试,其固态电池方案能达到的能量密度已经突破了 1,000Wh/L。基于小米 13 改造的原型机可以塞进 6,000mAh 的大电池(原本的量产机是 4,500mAh),若是小米 13 Pro 更是能达到 7,500mAh(原来是 4,820mAh),与此同时两者将仍支援 67W 有线快充。而在防护性方面,固态电池在进行关键的针刺实验时通过率明显比非固态电池更高。小米透过在正极底涂固态电解质陶瓷的方式,让电解质在针刺时形成下弯以阻隔正极集流体和负极,这样就能避免正负极连通产生短路、燃烧。
最后,固态电池在低温下也没有普通电池电解液效能下降的问题。根据小米的说法,他们的方案在零下 20 摄氏度的实验室环境中,放电效能会比普通电池高 20% 以上。不过总的来讲,由于“金属锂负极的实际应用仍然有很大困难”,沐鸣APP下载小米目前还无法让这套固态电池方案实现量产。但在突破电池发展瓶颈的路上,这终究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下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