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去年11月,4架全新涂装的歼-20战机,在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资料图片
罗援出身於革命幹部家庭,他的父亲是原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家庭的耳濡目染使罗援从小就嚮往军旅生涯,立下参军报国志向。然而,十年“文革”浩劫一度摧毁了罗援的从军梦。因为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一心想从军的罗援在动乱中竟然连当兵的资格都被取消了。几经周折,沐鸣娱乐注册1968年,他来到了云南边陲的部队,但仍没能如愿穿上军装、戴上领章帽徽,而是被送到了连队的生产点,当上了一名生产兵。
当时罗援的主要工作是放牛、割牛草、垫牛圈、上山炸石头、刨地和种洋芋等农活。晚上,他所在的生产班基本就是和牛一块住,牛圈裏面有很多跳蚤,把罗援咬得浑身是包。罗援并不适应这样的生活,给家裏写了一封信抱怨生活上的不适应和思想上的想不通。而之后大哥的一封回信,让他至今印象深刻。
“我大哥在信中以百炼成钢来教育我说,如果你要真要成为一块好钢,就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沐鸣注册你想想父辈是怎麼从雪山草地上走过来的,我们现在受的这点苦,和他们相比起来又算什麼?”“看完信后,我深深意识到我受到的这点现实生活的历练,和父辈们比起来相差甚远,也更进一步切身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半年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好转,罗援终於得偿所愿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式一员。51年后的今天,回忆起那一刻,69岁的罗援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当时真的非常高兴,也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更感谢半年的劳动锻炼,让我实现了从一个城市学生到军人的转变。”
1972年,罗援所属的陆军第11军派出三支部队赴老挝参加抗美援老挝作战。陆军第11军军机关要派工作组去指导工作,当时罗援正在外面出差,一听到消息就二话不说急忙赶回部队,奋笔写下一封充满激情的请战书,积极申请赴老挝前线。最终,组织批准了罗援的请求。
即将奔赴作战一线时,在给家人的信上,罗援只写下14个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当时我相信家人看到这些字后,就会明白我的心意!”罗援深情地回忆说,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